Tuesday, January 26, 2010

電影與系列之一

喜歡看電影,但是往往沒有看電影的心情。
不是每天的工餘飯後睡覺前,都是適合看電影的時間與心情
心血來潮、無以名狀
不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突然波動起來
便會經常造訪VeryCD.com

入戲院的次數也不算頻密,很多想看的電影無緣無故
無疾而終地落畫了也湊不出時間與心情去看
所以很多時都為尋找舊電影而出入於影碟店鋪
每次都覺得很奇怪
為什麼地球上有那麼多電影根本看都的不完
不過當我想到香港每天都那麼多人吃三文魚而三文魚總不會絕種時
也就釋然

以一個系列去觀摩電影,總是有點賞心悅目的
曾經追尋過王家衛、劉鎮偉、Clark Gable、Andrey Hepburn等等的系列
觀察一個類型,總是有趣的
有些人像托爾斯泰,廣泛,但更多的是像杜思妥也夫斯基
可能一生只寫一個主題,偏窄,也已足夠




想起來,不經不覺,對於電影中演員項目上出現蒼井優這三字
往往不受控制的入場觀看或下載欣賞
也許實在是欣賞可以自然handle到中央分界長髮的演員
慢慢已經將這個演員脫離於電影的好壞
臻至獨立欣賞的地步

首先對於蒼井優的印象,實在離不開岩井俊二的影子
第一套看蒼井優的是《青春電幻物語》
當時應該是看VCD碟,那青綠田野的一望無際

很黑暗的故事,但拍得很詩意、鬆散、隨意似的
說實話當時蒼井優還未過於注目


第二套應該就是《花與愛麗絲》了,好像也是看碟的
不過很記得在中大胡忠圖書館曾經很仔細的看過DVD版及製作花絮
很多人都記得這一幕,也讓有舞蹈底子的蒼井solo表演,更顯得廣末涼子老了

不過其實我喜歡一幕是愛麗斯無端在雨中跳舞說可以減壓
現實中的一點點超現實


之後應該就是看《Hula Girls》,在電影中心看的

一套勵志電影,記憶中好像算是不好也不壞吧


還有就是《蜂蜜與四葉草》,在戲院看的
雖然好像有些人對此評價不好,大抵是改編自有名氣的漫畫的問題吧
不過個人覺得很好看,與蒼井優的形象很匹配

有幾幕也算是印象深刻,整體感覺不錯,雖然男主角有點像樊少皇


接著是衝著岩井俊二的名字而看的《虹之女神》,也是在戲院中看的,而且是已經返緊工的時候了。
香港版好像是叫《聽說你愛我》?有點奇怪的名字。
由於岩井俊二是監製,所以多少有點散亂似的節奏
雖然對於那戲中戲的安排覺得不俗,但是蒼井優的戲份也太少了



忘了一套也有蒼井優的,是在電影節中看,還記得是在會展,
也是衝著大友克洋的名字看的《蟲師》。
其實在看此電影時我也未看過蟲師的漫畫與卡通
興沖沖的一看就看真人版了

當時是不太明白的了,不過還是要說在電影節看電影感覺真的不錯


此後就開始偏向下載蒼井優有份演出的電影了
可能是她參與主流電影不多,也可能是多了演電視劇
特意下載有松山研一主演的《不要嘲笑我們的性》
也不知道香港有沒有上,可能上映了但沒有注意吧


也是日本片節奏的慢,但是也算是幾好看的
簡簡單單的情節,氣氛慢慢浮現出來


最近(也是很久之前)是看了《百萬元與苦蟲女》,難得是蒼井優佔有絕大戲份主演的電影
因為上幾套她也只是一些配角
這大抵是套女性電影(算是吧),女導演,訴說女性自強的故事
我覺得如果要歸類,會歸類為公路電影吧。

值得一看。



最新近想看的是《TOKYO!》東京部落,好像電影中心會有一場
不知道會不會有正場呢?

Monday, January 18, 2010

臧否、月旦、猜想與其他




幾乎是一種不能揭抑的欲望,彷彿回溯的本能;往往明明對了自己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總是不合時宜和別人說起別人。有個庸俗的稱呼,叫八卦和口疏。好聽點就是喜歡臧否人物、月旦風評。

其實我想了解的不是個別的人物,而是世間上紛擾的關係人事。總是後知後覺,從事後檢討中才慢慢得出推論下的真實與猜想中的真相。究竟猜想離真實有多近或多遠?其實沒有答案,只是在猜測的過程中,或許會得到啟發,或悟到一些道理,總也聊勝於無了。這是我個人的哥德巴赫猜想。

記得楊絳在《我們仨》說經常和錢鍾書在家討論人物,在詭譎的建國初期政治風波中「讀通」了一些人一些事。其實臧否人物的原因會不會只是想知所進退?其實很多時覺得自己「讀通」了一些事的時候,會發現這些領悟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對現實生活、職場升遷、待人接物也沒有絲毫好的影響,就像黃子華說,你以為發展你嘅潛能,其實係發展緊你嘅無能。這可能只是一種類似興趣的東西,不過表格興趣那一欄我想也很難填寫上去。

其實「讀通」存在嗎?有那麼容易讀通嗎?我沒有奢望,我只是在猜想,並殷切期望事實符合我的猜想。但當猜想符合的時候,卻又不禁有點失望。每當事情出人意料的時候,才是最令人感動的時候。如果有人以一句說話來涵括你,以你的為人處事又的的確確離不開那一句。雖然佩服那人的一針見血,又隱隱覺得沒趣乏味。

說回來,八卦、口疏的人難以聽到秘密,而秘密往往是判斷別人的主菜。客觀厚道的評價過於中庸,偏鋒瘋狂的猜想又遠於事實。也許是Dilemma多於Conjecture。



而其實,最終,一切都無關痛癢。


Saturday, January 16, 2010

wall and an egg

Always on the side of the egg

http://www.47news.jp/47topics/e/93880.php
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9/02/25/alwaysstandontheeggside



“Between a high, solid wall and an egg that breaks against it, I will always stand on the side of the egg.”





Monday, January 04, 2010

關於劉曉波的判刑
關於元旦遊行的衝突
關於政改的爭拗
關於五區總辭的實行

總令人想起譚嗣同的名句: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
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儘管此句已經被引用得近於濫
儘管已經由認真到戲謔而近於麻木

還是覺得悲哀

Movie & Books

January
讓子彈飛
投名狀

February
城市 ("Cities" by John Reader)
the social network
小裁縫*
惡人(吉田修一)
十月圍城

March
Black Swan
Biutiful
體育時期(董啟章)
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