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夜了,回家總一臉疲憊,彷彿歸途染了夜色,便不知不覺滲出了苦味。所以正想辦法就算夜了,也要華麗地、帶著星塵似的歸家。日子在這徒勞的嘗試中流逝。
在這之間,往往不能正經看書。明明每天袋內都有本書,但總是沒打開過。但電子的在此卻免疫,這幾天徐徐重看《國境之南 太陽之西》。
內容不贅,但閱讀途中充滿了陌生感。快看完時,突然醒悟到譯者應當是林少華。雖是繁體,但觀其行文風格,確是林少華無疑。多年來台灣賴明珠,大陸林少華,是村上春樹漢文譯本的兩大旗手。最初接觸時,我是看林少華的,因為簡體書便宜。但工作後,看的多是賴明珠。
這次重遇林版,更確信「如果經濟許可,外文譯本還是選擇台灣的吧」這個道理。林的文字──不知故意或無心──總覺得有某種方言體,像極某些國人的嘴臉,而且喜用某些漢文套語、格言,如果是學生作文的話,自是高分無礙。可惜這恐怕與村上的原文氛圍不符。當然我也沒看過日文原文,但觀乎村上文章喜用片假名,盡用一些數字、物質、物慾等現代的意象與話題,想必相對而言,林的文字功力太高雅了。
有時候會覺賴版過於淡淡似水,沒什麼凝練精警之語。但現在卻慢慢懂得察看當中的韻味,甚或是拋開文字上的玩味,而真正想想這些句子背後的是什麼。
《國》其中一段,一看來總覺得有些不妥,也許是受賴版荼毒過甚,總是覺得和平常看慣的村上不同:「活法林林總總,死法種種樣樣,都沒什麼大不了的,剩下來的惟獨沙漠。」嗯,第一感覺,寫得不錯,可以抄下來用什麼地方似的。再仔細一想,卻有點這幾句有點過頭。
最後找了找,找了賴版的一看,果然和我想像中的差不多,差不多的平淡:「大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活,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死,不過那不重要,最後只有沙漠留下來。」
年青時或許毫無懸念地喜歡前者,現在卻覺後者隱隱然深長耐看。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亂言如此.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亂言如此. Show all posts
Tuesday, December 06, 2011
Saturday, March 13, 2010
Moon

終於看了Moon。忘記了當初為什麼想看這套,但終於看了。
其實很少看科幻片,印象中看過的也只是那兩三套人看我又看的科幻經典。這一套說的是月球。相比起來是很近的地方了。關於一個人在月球的基地上工作,一個人,和一部電腦。還好那部人性化的電腦沒有在最後關頭用理性邏輯決定去消滅人類,請勿再出現這個情節了。
這一套似乎成本不高,大部份都是Sam Rockwell的獨腳戲。戲中探討人的孤獨、記憶與身份。之類這樣的東西吧。整體還算緊湊,起碼我看的時候沒有頻頻看錶。很喜歡看2個Sam出現的情況,特別喜歡他們扭打的一段。也不是說拍得很有動感之類的,不是,打鬥場面很快就完了。只是有點單純喜歡“自己與自己扭打”的意象而已。不過找到複製人那段也稍嫌簡單帶過。說起來也沒有特別深刻的畫面。
Sam回地球前,電腦Gerty:
I hope life on Earth is everything you remember it to be.
離去後如何回歸記憶中的生活呢?
其實我想,就算不是複製人,也始終會以悲劇結束吧。
一個人在月球工作,有點令我想起在可可西里工作的人。
Tuesday, March 02, 2010
未看
數一數,未看但已在電腦的電影:
Taking Woodstock(睇咗一半唔記得點解停咗)
橫山家之味
Love Exposure
Moon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Waltz with Bashir
Thank you for smoking
七套,不知道給我七天看不看得完?
Taking Woodstock(睇咗一半唔記得點解停咗)
橫山家之味
Love Exposure
Moon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Waltz with Bashir
Thank you for smoking
七套,不知道給我七天看不看得完?
Monday, January 04, 2010
Thursday, November 26, 2009
音樂、youtube與其他(1)
近來上班途中聽的歌都變得乏味
常常找來找去都找不到很想聽的專輯
上youtube,除了看nba的recap外
也就找不同的歌來聽
雖然網上音樂浩如煙海
結果也只是來來去去聽數首
suede、蕭邦、travis、李斯特
其實全無欣賞或鑑賞的能力和企圖
多數也只是聽著音樂發呆
讓嘈雜多添一分亂意
chopin prelude op28 no24
Travis - why does it always rain on me
Franz Lizst - Hungarian Rhapsody No.2 Orchestra
Suede - 2 of us
也許當中有什麼共通之處
也許需要時間來尋找
常常找來找去都找不到很想聽的專輯
上youtube,除了看nba的recap外
也就找不同的歌來聽
雖然網上音樂浩如煙海
結果也只是來來去去聽數首
suede、蕭邦、travis、李斯特
其實全無欣賞或鑑賞的能力和企圖
多數也只是聽著音樂發呆
讓嘈雜多添一分亂意
chopin prelude op28 no24
Travis - why does it always rain on me
Franz Lizst - Hungarian Rhapsody No.2 Orchestra
Suede - 2 of us
也許當中有什麼共通之處
也許需要時間來尋找
Tuesday, August 25, 2009
猜想
止於猜想的猜想,有什麼意思?
彩虹不知不覺間漸逝、露水於晨光熹微中溜去
猜想少不了破滅。
統統都是失去的過程。
如果一切都只是一種猜想,那可不可以不要從頭來過。
就讓猜想被反證為假,
證明一切都從未發生過。
出於斗室內的一廂情願。
彩虹不知不覺間漸逝、露水於晨光熹微中溜去
猜想少不了破滅。
統統都是失去的過程。
如果一切都只是一種猜想,那可不可以不要從頭來過。
就讓猜想被反證為假,
證明一切都從未發生過。
出於斗室內的一廂情願。
Tuesday, August 11, 2009
買書
買書的衝動比看書更大,近來如此。忍不住往書店逛,心中只想狠狠地買一本書,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要狠狠的,但很希望去買一本書。結果卻在書店內猶豫不決。
真的不知道想買什麼書,只想買書。
拿起了一本,總覺得自己沒什麼興趣,又怕自己買了後不看。放下。看看書的封面,大多挺有意味,看看書的名字,大多也是意味深長、有意境。想買書,到頭來有點卻步。想買天工開物,但書架上沒有現貨,也不想驚動店員。想買名字的玫瑰,可是書頁太黃,而且其實我以前隱約看過。想買一本不太厚的書,卻又饒有意義,想來都像是村上春樹的小說,可是他的小說我大多看過。
拿起了看不見的城市,其實感覺很適合早上忙亂而不舒適的地鐵上班途中看,可是我又看過,還記得是在崇基的圖書館借的。不想現在買一些我已看過的書,不想再加深自己的Loop書。
最後的最後,還是希望買一本。感覺是像閉上眼手往哪指就要那本似的。結果我買了卡爾維諾的《在你說「喂」之前》......買了,也不知何時會看。
不過近來看書的速度稍為順暢了一點,也看了兩本讓人有點像遇上難得一見的蝸牛的感覺。剛看完了《昭告幽微》,一路看的時候,就覺得作者好像寫得不算太好,可是也一直看下去了。當然我對於希臘戲劇的認識不多,多得這本書讓我加深了印象,可是一些鋪展、文脈的發展總覺得意猶未盡。喜歡看介紹哲人王俄狄甫斯那章節,也許是戲劇本身的劇情吸引我吧。看的時候總令我想起當年看尼采的《悲劇的誕生》,看完了原來根本沒有讀懂過。作者把自己把劇的說白譯成漢語,然後在註上補上希臘原文,我十分支持,彷彿希臘文是大家都認識的然後好讓大家來印證!
另外正在看的,是《另一種影像敘事》。本來以為艱澀難明,難以卒讀,可是讀來感覺卻不錯。忘了當初為何買這本書,似乎也是沒有因由隨緣而買來的吧。
其實,為什麼要看書呢?
現在看書,似乎只為了打發早上差不多在一個小時在地鐵上被擠擁地運送上班的時間而已。
真的不知道想買什麼書,只想買書。
拿起了一本,總覺得自己沒什麼興趣,又怕自己買了後不看。放下。看看書的封面,大多挺有意味,看看書的名字,大多也是意味深長、有意境。想買書,到頭來有點卻步。想買天工開物,但書架上沒有現貨,也不想驚動店員。想買名字的玫瑰,可是書頁太黃,而且其實我以前隱約看過。想買一本不太厚的書,卻又饒有意義,想來都像是村上春樹的小說,可是他的小說我大多看過。
拿起了看不見的城市,其實感覺很適合早上忙亂而不舒適的地鐵上班途中看,可是我又看過,還記得是在崇基的圖書館借的。不想現在買一些我已看過的書,不想再加深自己的Loop書。
最後的最後,還是希望買一本。感覺是像閉上眼手往哪指就要那本似的。結果我買了卡爾維諾的《在你說「喂」之前》......買了,也不知何時會看。
不過近來看書的速度稍為順暢了一點,也看了兩本讓人有點像遇上難得一見的蝸牛的感覺。剛看完了《昭告幽微》,一路看的時候,就覺得作者好像寫得不算太好,可是也一直看下去了。當然我對於希臘戲劇的認識不多,多得這本書讓我加深了印象,可是一些鋪展、文脈的發展總覺得意猶未盡。喜歡看介紹哲人王俄狄甫斯那章節,也許是戲劇本身的劇情吸引我吧。看的時候總令我想起當年看尼采的《悲劇的誕生》,看完了原來根本沒有讀懂過。作者把自己把劇的說白譯成漢語,然後在註上補上希臘原文,我十分支持,彷彿希臘文是大家都認識的然後好讓大家來印證!
另外正在看的,是《另一種影像敘事》。本來以為艱澀難明,難以卒讀,可是讀來感覺卻不錯。忘了當初為何買這本書,似乎也是沒有因由隨緣而買來的吧。
其實,為什麼要看書呢?
現在看書,似乎只為了打發早上差不多在一個小時在地鐵上被擠擁地運送上班的時間而已。
Thursday, June 11, 2009
記夢一則2
近來投閒置散,所以補假。下午在家沒什麼事,睡一睡,睡出一個異夢。
夢中不知為何我和父母在長沙灣,我夢到了我媽打給我說她公司又裁員了,把她裁走了。我便安慰她,說那你放工我們一起回家。然後回家時要坐43C,我爸忽然在旁,一起擠上巴士去。巴士站附近整路,地都掘開了。等上巴士的隊伍異常的長,擠上巴士時簡直是歡樂滿東華時要刷新紀錄似的。上到巴士的第二層,巴士內壁好像乾燥的肉似的,又像乾燥的獸皮,嗯,說美好一點,應該是有點像貓巴士的內部。
然後不知為何,巴士窗外的風景,竟是一些過去的風景。就像星期日檔案或者港台類似香港故事之類的節目,一邊行駛一邊有人解說,然後我爸媽又會插上兩句。我竟然見到很少人的石澳(?),其實應該也不是石澳,是我小時候去過的某一海邊,有天后廟的。巴士好像在水上行走般,真是遙望青山綠水美如畫了。
然後畫面忽然一黑,回溯,像網頁按了Refresh般,我又回到了長沙灣的43C巴士站。時間竟然是深夜了,我變成剛從充滿80年代風格的小商場離開,還跟樣貌黜黑的菲律賓朋友(?)說再見,他剛才臨走前發現他心儀的旁邊商店的女店員,已經心有他屬,所以很傷心,大步跑上山回家。然後我一個人在深夜等巴士,很多人和我一樣等巴士。還有數個警察。
不知為何發生了一些爭執,然後和幾個警察吵起來了。我大概處於不好的心情,一心挑釁。總有幾位警察是較聰明看到我的意圖,然後叫自己人冷靜不要和我吵。很例牌的也有幾一些老粗類型的被我激得生氣。最後一位警察拍打我的臉以示他的憤慨,其他警察就拉走他了。經過這一輪對峙之後,巴士都走了,在空無一人的巴士站,我越想越憤慨,決定打九九九投訴,可是打來打去也打不到。我看看天時,應該是深夜三、四點了吧,我在想有沒有車呢,決定走出馬路,避開複離龐大的巴士站。
然後我好像看到車來了,車前燈光兩點飄飄然彎曲而來,當我想,還好深夜還有車回家時,我就醒來了。
-------------------------------------------------
如果說異夢一定會令人很累,我可不可以從頭來過?
雖然很累雖然是夢,我也希望可以從頭來,然後做得更好,至少比現實好。
夢中不知為何我和父母在長沙灣,我夢到了我媽打給我說她公司又裁員了,把她裁走了。我便安慰她,說那你放工我們一起回家。然後回家時要坐43C,我爸忽然在旁,一起擠上巴士去。巴士站附近整路,地都掘開了。等上巴士的隊伍異常的長,擠上巴士時簡直是歡樂滿東華時要刷新紀錄似的。上到巴士的第二層,巴士內壁好像乾燥的肉似的,又像乾燥的獸皮,嗯,說美好一點,應該是有點像貓巴士的內部。
然後不知為何,巴士窗外的風景,竟是一些過去的風景。就像星期日檔案或者港台類似香港故事之類的節目,一邊行駛一邊有人解說,然後我爸媽又會插上兩句。我竟然見到很少人的石澳(?),其實應該也不是石澳,是我小時候去過的某一海邊,有天后廟的。巴士好像在水上行走般,真是遙望青山綠水美如畫了。
然後畫面忽然一黑,回溯,像網頁按了Refresh般,我又回到了長沙灣的43C巴士站。時間竟然是深夜了,我變成剛從充滿80年代風格的小商場離開,還跟樣貌黜黑的菲律賓朋友(?)說再見,他剛才臨走前發現他心儀的旁邊商店的女店員,已經心有他屬,所以很傷心,大步跑上山回家。然後我一個人在深夜等巴士,很多人和我一樣等巴士。還有數個警察。
不知為何發生了一些爭執,然後和幾個警察吵起來了。我大概處於不好的心情,一心挑釁。總有幾位警察是較聰明看到我的意圖,然後叫自己人冷靜不要和我吵。很例牌的也有幾一些老粗類型的被我激得生氣。最後一位警察拍打我的臉以示他的憤慨,其他警察就拉走他了。經過這一輪對峙之後,巴士都走了,在空無一人的巴士站,我越想越憤慨,決定打九九九投訴,可是打來打去也打不到。我看看天時,應該是深夜三、四點了吧,我在想有沒有車呢,決定走出馬路,避開複離龐大的巴士站。
然後我好像看到車來了,車前燈光兩點飄飄然彎曲而來,當我想,還好深夜還有車回家時,我就醒來了。
-------------------------------------------------
如果說異夢一定會令人很累,我可不可以從頭來過?
雖然很累雖然是夢,我也希望可以從頭來,然後做得更好,至少比現實好。
Monday, May 18, 2009
Wednesday, April 01, 2009
Songs
Calendar Girl - Stars
If I am lost for a day try to find me
But if I don't come back, then I won't look behind me
All of the things, that I thought were so easy
Just got harder and harder each day
December is darkest, in June there's the light
But this empty bedroom won't make anything right
But out on the landing a friend I forgot to send home
Who waits up for me all through the night
Calendar Girl, who's in love with the world, stay alive!
Calendar Girl, who's in love with the world, stay alive!
I dreamed I was dying, as I so often do
And when I awoke I was sure it was true
I ran to the window and threw my head to the sky
And said whoever is up there, please don't let me die
But I can't live forever, I can't always be
One day I'll be sand on the beach by the sea
The pages keep turning, I'll mark off each day with a cross
And I'll laugh about all that we've lost
Calendar Girl, who is lost to the world, stay alive!
Calendar Girl, who is lost to the world, stay alive!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I'm alive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I'm alive
November, December, yeah all through the winter
I'm alive
I'm alive!
--------------------------------------
同事鹹強推介的一首歌, Stars〈Calendar Girl〉
聽著聽著
懶慵慵而無奈
Friday, March 27, 2009
近來看的
近來在電影節看了《迷樂英倫》,忘了為什麼選來看,可是因為音樂也因為英倫,感覺好像也不錯。那天收工匆匆趕到太古城,已經開場,全院滿座。
不是深刻的電影,感覺沒有太多道理和感想,畫面凌亂晃動,那種異國沉淪肉慾迷幻與頹唐也有點例牌,只是音樂出奇地覺得悅耳動聽。這樣一來,雖然對於電影沒甚麼驚為天人的感想,但是也不時想起電影的種種。
不過倒喜歡最後一幕女主角不經意遇上她的X Ray Man.
近來也在電腦上看了《once》,有點失望可能寄望過高,雖然歌算是不俗,但是作為一部電影,也未免過於依賴音樂。
書方面正在看《小團圓》,讀得實在很慢,總覺得不是經常有合適的心情去,可能跟天氣有關,也可能跟近來的工作氣氛有關吧。在《小團圓》之外的餘閒,又重看了《書劍恩仇錄》,哎,又忍不住重看金庸小說,如果遲些還是要忍不住重看的話,倒不如看看金庸的新三版有什麼修改。
甚麼時候可以戒掉loop的習慣呢?
總覺得自己在原地踏步,墨守自己的框框,有點杜斯妥也夫斯基文學模式的病態。
不是深刻的電影,感覺沒有太多道理和感想,畫面凌亂晃動,那種異國沉淪肉慾迷幻與頹唐也有點例牌,只是音樂出奇地覺得悅耳動聽。這樣一來,雖然對於電影沒甚麼驚為天人的感想,但是也不時想起電影的種種。
不過倒喜歡最後一幕女主角不經意遇上她的X Ray Man.
近來也在電腦上看了《once》,有點失望可能寄望過高,雖然歌算是不俗,但是作為一部電影,也未免過於依賴音樂。
書方面正在看《小團圓》,讀得實在很慢,總覺得不是經常有合適的心情去,可能跟天氣有關,也可能跟近來的工作氣氛有關吧。在《小團圓》之外的餘閒,又重看了《書劍恩仇錄》,哎,又忍不住重看金庸小說,如果遲些還是要忍不住重看的話,倒不如看看金庸的新三版有什麼修改。
甚麼時候可以戒掉loop的習慣呢?
總覺得自己在原地踏步,墨守自己的框框,有點杜斯妥也夫斯基文學模式的病態。
Friday, January 30, 2009
三個地方、四個人、一部相機、一本書、一種循環
滇藏線
西藏,嚮往已久的土地國度。雪域、密宗、寺廟、高山、深峽、稀薄的空氣、強烈的紫外光、接近透明的藍天。算起來我已去了西藏兩次,第一次是中七畢業,一個人。第二次是大學畢業,和月兒。對於西藏的情意結,大概從兩部電影開始,第一部是Brad Pitt的《西藏七年》,這是我一次用自己的零用錢買的VCD,還記得是在葵芳新都會買的。當時看了沒怎麼樣,可是西藏的印象始終在心中蕩漾。第二部電影是《雪嶺雄風》(Himalaya),貝克漢姆的天、地、人三部曲的〈人〉。當時這電影尚未在內地流行,當時看了也不怎樣,後來才知道在內地一眾熱愛西藏的圈子中也算有名。
說遠了,還是說回滇藏線。說來也沒什麼特別,種種困苦旁人難以了解,只算是年幼時的一償宿願。然而象徵意義上,那根本就是《It Happened one Night》裡從邁阿密回紐約途中奇勒基寶的微笑。
村上春樹
大學畢業前,我看村上春樹的小說不多,只記得中五那年聽Beatles的《Norwegin Woods》之後,就看看《挪威的森林》而已,還有他的第一本小說《聽風的歌》。但是在TVB工作時在公司的圖書館,卻是著了迷的看村上春樹的小說。他的小說、散文的題材看似很平庸及不著邊際,但是閱畢全書總會有一種貫徹全書的調子,其實很懂得選什麼來寫。我喜歡羊男的意象。我看完《尋羊的冒險》及《發條鳥》三部曲後,有點像穿過了千與千尋裡面的隧道。
宿舍217
那年在逸夫書院蹓躂了一年,大本營便是二宿高的217。那年和丁壘同住一房,說發生了什麼大事也不能說有,只是零零星星與幾位相熟朋友在宿舍無所事事的兩個學期。如此而已。說起來我和丁基本上從不打掃,灰塵積了很多,但所慶幸,也不只是灰塵有所增添。
陳綺貞
純而音樂論不算是驚為天人,但是長時間地影響著我而在不同的時候給予種種力量的,也只有陳綺貞而已。初次深刻印象是來自深夜準備明天的考試時電視上有線的MTV台,那時,就是《還是會寂寞》的時候。
黃子華
我很喜歡看黃子華,在空閒及需要聲音去擾亂太過冷清的沉默時,總會在電腦上播放黃子華的楝篤笑。我很喜歡看他很認真的把一些很認真的事情以一個十分庸俗的方式來表達。在他Over-act的笑聲中總能透出點點睿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老套點說是本啟蒙之作,中五時已被我劃分為〈兩本我最喜愛書本〉之一(另一本是錢鍾書的《圍城》)。將哲理溶於文本,不重描寫渲染而重脈絡,對我閱讀喜好的影響很深。雖不至於奉為圭臬,但亦不時回味書中的道理。
納木錯
曾經來過納木錯兩次。「錯」,即是藏文中湖的意思。第一次一位來自台灣的老伯,在他的帳棚裡,讓我看看他帶來的Noctilux 50/1.0,他口中的the most powerful lens。我鄭重拿在手中細看,感受鏡身傳來種種質感。然後又借了他的Leica M6向著湖後的雪山拍了一張。這是我第一次按Leica的快門。
第二次和月兒來,湖邊的陣陣大風差不多把月兒都吹倒了,在她躲在室內休息時,暗暗後悔來她來到這麼高的地方。
Nikon FE2
我的第二部相機,是一部比我還要老,從尖沙咀松屋買的二手舊式菲林單鏡反光機Nikon FE2。那一部很好的相機,亦是令我從此喜歡上攝影,不,也不算是攝影,總之是起碼讓我喜歡上了相機。我喜歡舊式,儘管有那麼一點點不合時宜、儘管沖曬菲林有一點點耗時間費錢、儘管我的相機不時有點小小的毛病。等待曬相的時間,總是令人容易感到幸福而又帶點憂心的時間。透過鏡頭看世界,到底會有什麼不同?
Loop
我很喜歡重看。基本上黃子華的楝篤笑、金庸的小說、黃易的尋秦記和大唐雙龍傳我都經常重讀。也許在某些人眼中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但是我也不知不覺地重看一些書和影像。不停地Loop著,似乎在這一次和上一次之中,可以看出一些不同的地方。一種內在循環性的重覆,也許是在固步自封。也許這也是其中一種對待世界的方法。
月兒
The One and Only.
西藏,嚮往已久的土地國度。雪域、密宗、寺廟、高山、深峽、稀薄的空氣、強烈的紫外光、接近透明的藍天。算起來我已去了西藏兩次,第一次是中七畢業,一個人。第二次是大學畢業,和月兒。對於西藏的情意結,大概從兩部電影開始,第一部是Brad Pitt的《西藏七年》,這是我一次用自己的零用錢買的VCD,還記得是在葵芳新都會買的。當時看了沒怎麼樣,可是西藏的印象始終在心中蕩漾。第二部電影是《雪嶺雄風》(Himalaya),貝克漢姆的天、地、人三部曲的〈人〉。當時這電影尚未在內地流行,當時看了也不怎樣,後來才知道在內地一眾熱愛西藏的圈子中也算有名。
說遠了,還是說回滇藏線。說來也沒什麼特別,種種困苦旁人難以了解,只算是年幼時的一償宿願。然而象徵意義上,那根本就是《It Happened one Night》裡從邁阿密回紐約途中奇勒基寶的微笑。
村上春樹
大學畢業前,我看村上春樹的小說不多,只記得中五那年聽Beatles的《Norwegin Woods》之後,就看看《挪威的森林》而已,還有他的第一本小說《聽風的歌》。但是在TVB工作時在公司的圖書館,卻是著了迷的看村上春樹的小說。他的小說、散文的題材看似很平庸及不著邊際,但是閱畢全書總會有一種貫徹全書的調子,其實很懂得選什麼來寫。我喜歡羊男的意象。我看完《尋羊的冒險》及《發條鳥》三部曲後,有點像穿過了千與千尋裡面的隧道。
宿舍217
那年在逸夫書院蹓躂了一年,大本營便是二宿高的217。那年和丁壘同住一房,說發生了什麼大事也不能說有,只是零零星星與幾位相熟朋友在宿舍無所事事的兩個學期。如此而已。說起來我和丁基本上從不打掃,灰塵積了很多,但所慶幸,也不只是灰塵有所增添。
陳綺貞
純而音樂論不算是驚為天人,但是長時間地影響著我而在不同的時候給予種種力量的,也只有陳綺貞而已。初次深刻印象是來自深夜準備明天的考試時電視上有線的MTV台,那時,就是《還是會寂寞》的時候。
黃子華
我很喜歡看黃子華,在空閒及需要聲音去擾亂太過冷清的沉默時,總會在電腦上播放黃子華的楝篤笑。我很喜歡看他很認真的把一些很認真的事情以一個十分庸俗的方式來表達。在他Over-act的笑聲中總能透出點點睿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老套點說是本啟蒙之作,中五時已被我劃分為〈兩本我最喜愛書本〉之一(另一本是錢鍾書的《圍城》)。將哲理溶於文本,不重描寫渲染而重脈絡,對我閱讀喜好的影響很深。雖不至於奉為圭臬,但亦不時回味書中的道理。
納木錯
曾經來過納木錯兩次。「錯」,即是藏文中湖的意思。第一次一位來自台灣的老伯,在他的帳棚裡,讓我看看他帶來的Noctilux 50/1.0,他口中的the most powerful lens。我鄭重拿在手中細看,感受鏡身傳來種種質感。然後又借了他的Leica M6向著湖後的雪山拍了一張。這是我第一次按Leica的快門。
第二次和月兒來,湖邊的陣陣大風差不多把月兒都吹倒了,在她躲在室內休息時,暗暗後悔來她來到這麼高的地方。
Nikon FE2
我的第二部相機,是一部比我還要老,從尖沙咀松屋買的二手舊式菲林單鏡反光機Nikon FE2。那一部很好的相機,亦是令我從此喜歡上攝影,不,也不算是攝影,總之是起碼讓我喜歡上了相機。我喜歡舊式,儘管有那麼一點點不合時宜、儘管沖曬菲林有一點點耗時間費錢、儘管我的相機不時有點小小的毛病。等待曬相的時間,總是令人容易感到幸福而又帶點憂心的時間。透過鏡頭看世界,到底會有什麼不同?
Loop
我很喜歡重看。基本上黃子華的楝篤笑、金庸的小說、黃易的尋秦記和大唐雙龍傳我都經常重讀。也許在某些人眼中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但是我也不知不覺地重看一些書和影像。不停地Loop著,似乎在這一次和上一次之中,可以看出一些不同的地方。一種內在循環性的重覆,也許是在固步自封。也許這也是其中一種對待世界的方法。
月兒
The One and Only.
Thursday, January 01, 2009
那個夢
夢中睡了一半醒來依然在夢中,發現自己正在升降機內,沒有絲毫動靜,不知道往上還是往下。突然門開了,卻沒有半分猶豫便走出去,在一扇門外停下。室內,床上我正在擺佈著身邊的小東西,比如放好床頭小鐘,好讓我半夜起身時可以看看自己在什麼時間從夢中掙扎,又比如我會在床頭放好電筒,好讓夜裡醒來可以察看身邊狀況--儘管其實我很少會半夜醒來。
努力佈置床頭可接觸的範圍,讓自己熟悉周遭環境,停下來時卻更加感受到是陌生的床。回頭一瞥有另一張床,依稀像是月,悄步走近,猛然一看,原來卻是我自己。
新年伊始的夢。
努力佈置床頭可接觸的範圍,讓自己熟悉周遭環境,停下來時卻更加感受到是陌生的床。回頭一瞥有另一張床,依稀像是月,悄步走近,猛然一看,原來卻是我自己。
新年伊始的夢。
Sunday, December 21, 2008
Saturday, December 20, 2008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08
舊題新作
那天和月說起了某一年中文科的試題,正說到作文的題目,聊到了遠近馳名的那題「檸檬茶」,聊到了這題的Marking scheme。要是以「檸檬茶」為起興,卻不貼近marking scheme,是否就一定低分?我說,要是我那年應考,我鐵定會寫一個愛情故事,寫一個從「記得那天」開始,以「那不有是點悲哀嗎」結束的故事。(嘿嘿最後這句是不是有點眼熟)
記得那天,他帶著初春陽光般的笑容走來,手上拿著一罐冒滿水珠檸檬茶。
我不喜歡喝檸檬茶,也沒什麼原因,只是單純不喜歡。所以在圖書館溫習的時候,我都只喝水,也不買其他飲料。那天思賢和朋友一起來圖書館溫習,說是要散散心,因為他糾纏兩個女孩的感情事當中,所以要做一些平常少做的事來舒緩一下心情──以一個應屆考生來說,這話似乎有點過份。不過儘管他是個不合格的考生,但他絕對是一個合格而且是很高分的朋友。
思賢那天也來了圖書館,想是他心裡還在煩惱吧,他和他的朋友一起來,我就 在圖書館大門看到他們的身影。記得那天,明明是冬 天可是特 別熙 暖;記得那 天, 賢的朋友 帶著 初春 陽光 的笑 容走來,手 上 拿 著一 罐冒 滿 水珠 檸 檬 茶。
思賢都 說我
是 男孩 子性格,所 以我
和
他 的情 誼才 那
麼 好。
當天 我看到思 賢的 朋友
的樣子時,我不 知道
他的
一切,甚至
連 名 字都不知道,可是遠在他們離 我半個網球場的
距離,我 已發現我對思賢的朋友 已 一
見
鍾情。
那天 我 一起,我在思 賢的 左邊,「他」在思賢的右邊,思賢總有一
份天
生的魅 力 ,幾句 說話間
就將 互相不 認 識的人弄得 像朋 友一樣談天玩
開笑。那 天 我 可快
樂 了。
思賢
跟
我說,「
時光荏苒,過了很久我們沒有互通消息。聽人說時間會令人忘卻,原來是真的,因為當年他簡直像刻銘在我心頭的樣子現在已經模糊不清。在夜深人靜的晚上、在精神恍惚的一刻裡,關於他的記憶,只剩下那冰冷乏味的檸檬茶,那不是有點悲哀嗎?
* * *
寫著寫著,內文不自覺已變得散亂、凝滯
終於消失無蹤
只剩下故事的開首與結尾
記得那天,他帶著初春陽光般的笑容走來,手上拿著一罐冒滿水珠檸檬茶。
我不喜歡喝檸檬茶,也沒什麼原因,只是單純不喜歡。所以在圖書館溫習的時候,我都只喝水,也不買其他飲料。那天思賢和朋友一起來圖書館溫習,說是要散散心,因為他糾纏兩個女孩的感情事當中,所以要做一些平常少做的事來舒緩一下心情──以一個應屆考生來說,這話似乎有點過份。不過儘管他是個不合格的考生,但他絕對是一個合格而且是很高分的朋友。
思賢那天也來了圖書館,想是他心裡還在煩惱吧,他和他的朋友一起來,我就 在圖書館大門看到他們的身影。記得那天,明明是冬 天可是特 別熙 暖;記得那 天, 賢的朋友 帶著 初春 陽光 的笑 容走來,手 上 拿 著一 罐冒 滿 水珠 檸 檬 茶。
思賢都 說我
是 男孩 子性格,所 以我
和
他 的情 誼才 那
麼 好。
當天 我看到思 賢的 朋友
的樣子時,我不 知道
他的
一切,甚至
連 名 字都不知道,可是遠在他們離 我半個網球場的
距離,我 已發現我對思賢的朋友 已 一
見
鍾情。
那天 我 一起,我在思 賢的 左邊,「他」在思賢的右邊,思賢總有一
份天
生的魅 力 ,幾句 說話間
就將 互相不 認 識的人弄得 像朋 友一樣談天玩
開笑。那 天 我 可快
樂 了。
思賢
跟
我說,「
時光荏苒,過了很久我們沒有互通消息。聽人說時間會令人忘卻,原來是真的,因為當年他簡直像刻銘在我心頭的樣子現在已經模糊不清。在夜深人靜的晚上、在精神恍惚的一刻裡,關於他的記憶,只剩下那冰冷乏味的檸檬茶,那不是有點悲哀嗎?
* * *
寫著寫著,內文不自覺已變得散亂、凝滯
終於消失無蹤
只剩下故事的開首與結尾
Monday, November 17, 2008
跳軌前二三問
小清那天氣沖沖從六樓跑到地下然後再跑到地鐵站打算跳軌,但是他忘記了很多月台都已經安裝了幕門所以他跳不了。幕門上鬼影般的倒影上的自己像鬼一樣猙獰。
然後他想到,觀塘站不就可以了嗎?
接著他坐了數站後,出了月台,看著四周,黃線以外。然後發現了一個告示板。

他看著這可憐的告示板,在下一班車來臨之前一直在想。
然後他想到,觀塘站不就可以了嗎?
接著他坐了數站後,出了月台,看著四周,黃線以外。然後發現了一個告示板。

他看著這可憐的告示板,在下一班車來臨之前一直在想。
Saturday, November 08, 2008
荒原

某天,星期六下午,我放棄了了無生機的城巴628,然後一個人從正門走出去。遇見了一隅荒原。
風吹過荒草的時候,也彷彿吹來了一首歌謠:
「垃圾堆起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座城
城裡製作諸多的大大小小
貪婪吸吮地下的堆填
培養了垃圾般絢麗的花」
面對一隅荒原,彷彿明悟了甚麼。那是一個晴朗的星期六下午。我慢慢走著,不讓自己步促太快,不想汗水滲入無機的衣衫裡。如果這建築物含有甚麼象徵意義的話,那似乎只能說明在垃圾堆積上面所建立的,不是垃圾的話,也只會是離垃圾相去不遠的事物。
Tuesday, September 30, 2008
零碎的風




零碎零碎的感覺就像小說裡面插入了一篇散文
如果有洞想把塗滿塗改液的螞蟻一堆塞滿然後灌水
散文裡爬滿了一只一只螞蟻留下一道道淚痕
水滿了在裡面卻不經意發現了一部小說
有人說如果世界對你不好,你只可以對自己更好。世界沒有完美的牢騷存在,正如世界沒有完美的絕望存在。但是如果其實世界對你沒有稱得上好或不好,那究竟好或不好呢?零碎的風吹來,吹來了陣陣零碎。
每天究竟被多少個陌生包圍著呢?小巴上坐著你與十幾個陌生人,地鐵上你要與幾百個陌生人一起渡過,城巴被百多個陌生的同事包圍,究竟每天有多少個陌生人在身邊走過?不如反方向想想,其實他們並不是陌生人,地球亦沒有圍著你轉動,他們沒有包圍著你。而是你只是其中一個陌生人,在某一個他身邊走過。
看小說或散文,或是朋友中細膩的文章,有時候在想,為甚麼他們寫得出這樣的文章,而我想不到寫不出呢?然後未免有點憂思。
然後有一天,有人教他不如這樣想:哎,為甚麼我寫不出這些,他們這麼慘要寫這些呢?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Movie & Books
January
讓子彈飛
投名狀
February
城市 ("Cities" by John Reader)
the social network
小裁縫*
惡人(吉田修一)
十月圍城
March
Black Swan
Biutiful
體育時期(董啟章)
風聲
讓子彈飛
投名狀
February
城市 ("Cities" by John Reader)
the social network
小裁縫*
惡人(吉田修一)
十月圍城
March
Black Swan
Biutiful
體育時期(董啟章)
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