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5, 2010

My first SLR - Nikon FE2




有一段時間沒理會這部舊相機了,這是我第一部個人的菲林相機。應該比我還年老吧。在我中六那年,不知道那來的錢,就在尖沙咀二手相機店松屋買的。那時候東英大廈還未重建成為地盤,天祥還在商場內。



先後為這相機相配四枚鏡頭,首先是一開始和相機一起買的Nikkor 50mm F1.4。之後是vivitar 19mm F3.5和Nikkor 105mm F2.5。我相信這三枚都應該發霉了。而相片中的Nikkor 35mm F2,是近來買的,亦是現在唯一服役的鏡頭。希望對它比之前的三枚鏡頭好一點,當作是一點點心理補償吧。



之前曾經帶這磚頭似的相機去旅行,中六的四川稻城亞丁、中七的西藏、yr1的新疆、yr2的雲南、yr3的西藏等等。旅行中途多次懊惱這相機的沉重,金屬的機身和鏡頭總令已經沉重的背包添一分狼狽。老相機總是時不時出現問題,一些憑感覺和經驗解決到,但當解決不了時也只好認了吧,就像yr1那年去雲南,相機的反光板升起了卻不懂落下,一卷菲林大概只拍到十幾張相。也不能說會後悔或怨恨,因為這已是我當時手上最值得拿在手中的相機。



也許因為作狀,我拿著這部相機總是喜悅的。儘管我沒有用這相機拍下甚麼滿意的作品,儘管我也沒有太去鑽研光與影的技巧,但還是很喜歡這部相機。可能單純出於美觀,和那快門聲。舊科技總有讓人著迷的地方。這部相機總會令我旅行時慢一點,和影少一點相。雖然我也不是太在意浪費菲林的人,但是比起來用DSLR所拍的數量實在難以相比。不過有時候我不用拍,我光拿著FE2,其實已經夠開心了。也許是一種病態戀物。



舊相機,每拍一幀後都要拉一拉過片桿,然後才可拍下一張。我覺得這是影相中一個很過癮和有快感的步驟。不知道為什麼,真的感覺很好,可能是因為你可以清楚感受到那一格菲林拉出來的感覺。不過當按下快門而沒反應,因為忘了拉過片桿,那感覺也很差得很。特別是一瞬即逝的風景。



舊相機就是喜歡它的舊。雖然也有一些很新淨的相機在賣,99%新的那種,不過總比不上有有點殘舊但滄桑的感覺。這部相機有些地方黑漆磨掉了,露出黃銅的機身。就是這一點點味道,好像可以感受到時間以莫名的方式在不同的事物上刻下不經意的步伐。



算是勉勉強強經歷菲林年代到數碼年代,菲林年代注定是一去不返的,不過也應該不會就此死去滅亡(雖然polaroid已經…)。當看黑膠碟還未死的時候,也許應該對菲林和舊相機樂觀一點吧。這部相機如果壞了就應該難以修理了,因為他不像Nikon FM2般全機械,我最愛FE2的就是他有A Mode光圈先決,可是這電子部份卻是他的致命傷,快門也是電子快門。如果要替代的話其實Nikon有出FM3A,功能上其實就是等同FE2了,不過是近年出的和電子機械雙快門。不過這部機越來越貴,好像都起碼四、五千,貨源又少,大概未必捨得。



這些相片都是由Canon 40D拍的,近來也有拿40D去拍東拍西,我覺得還真是重,可能是我太瘦弱,相機手感雖好但是的確不是一件令人輕鬆愉快的事。當我再一次拿起FE2時,我忽然才察覺到原來這部相機也不是那麼重,某程度上也算得是輕巧。原來當初我覺得沉重得想在旅途中拋棄的相機,變得與印象中不符,與其說是纖巧,更覺得是瘦弱而不堪一握。有種忽然發覺雙親滿霜白髮,雖說不上悲從中來,卻是有某種心內的甚麼東西無可反抗地靜悄地改變了的感覺。




width=600

width=600

width=600

width=600

width=600

width=600

width=600

width=600

width=600

width=600


















Wednesday, March 24, 2010

I tried, didn’t I?

I tried, didn’t I?


總在幾套電影想看未看之時,偏偏重看一些看過的電影。總是在loop。也許是太年輕的時候就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總是太輕易放棄難以卒讀的名小說,書影、情節、文字太過於巨大以致於翻不下去(最近的例子是天工開物 栩栩如真)。每次鼓氣勇氣開卷後又毫不猶豫地放棄,結果來來看看的都是頭一章。於是昆德拉就不斷向我訴說尼采的永劫回歸,一直迴旋紛沓下去。


於是我不斷重看不斷loop。這個晚上我就重看了一套舊電影。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飛越瘋人院。這套電影是我中學時搜集Jack Nicholson系列時所看的。1975年的Jack。當年是想集中看看Jack Nicholson的演技及形象,看看甚麼才是瘋狂。到這個晚上的重看,雖然少了意外的情節驚喜,仍然給我頗大的感慨。對於細節及隱喻,以及導演對於精神病的描述和表達。


可惜是護士Ratched的形象過於鮮明,但平面,一味以強硬的反派形象出現,雖然演得實在好。可能是篇幅關於沒時間著墨吧。如若是我,我希望她的強悍刻薄是因為她認為這群瘋子都是不可救的,所以以不是人的態度對待他們。(當然原著應該會有提及,而且應該是借此批判60年代美國精神病院缺乏人權吧。)


重看時也讓我想起The Green Mile,氣氛有點像,但完全不是那回事。現在的電影都偏向忠奸分明、正邪立見。大概我們總有偏見認為以前總是有較大的空間,較大的寬容。Jack Nicholson戲中的角色總是有點不正常的,至少以社會的目光來看他至少是個罪犯。沒有交待犯罪是因為有不得已的苦衷,沒有,這只是出於他個人的性格而已。


當然也不是說現在的電影,不過在一套1975年的電影中這樣的形象卻是如此的鮮明,大概這真的是說明這是套超越時代的作品吧。不由得如此想。


當Jack說出 I tried, didn’t I? at least I did that. 和之後結局時酋長的行動的呼應,我想,也許是有點俗套,也真令人心情激動。



Tuesday, March 16, 2010

Uncle McDonald

這才是我認識的麥當勞叔叔







Saturday, March 13, 2010

Moon





終於看了Moon。忘記了當初為什麼想看這套,但終於看了。

其實很少看科幻片,印象中看過的也只是那兩三套人看我又看的科幻經典。這一套說的是月球。相比起來是很近的地方了。關於一個人在月球的基地上工作,一個人,和一部電腦。還好那部人性化的電腦沒有在最後關頭用理性邏輯決定去消滅人類,請勿再出現這個情節了。

這一套似乎成本不高,大部份都是Sam Rockwell的獨腳戲。戲中探討人的孤獨、記憶與身份。之類這樣的東西吧。整體還算緊湊,起碼我看的時候沒有頻頻看錶。很喜歡看2個Sam出現的情況,特別喜歡他們扭打的一段。也不是說拍得很有動感之類的,不是,打鬥場面很快就完了。只是有點單純喜歡“自己與自己扭打”的意象而已。不過找到複製人那段也稍嫌簡單帶過。說起來也沒有特別深刻的畫面。

Sam回地球前,電腦Gerty:
I hope life on Earth is everything you remember it to be.


離去後如何回歸記憶中的生活呢?
其實我想,就算不是複製人,也始終會以悲劇結束吧。




一個人在月球工作,有點令我想起在可可西里工作的人。



Monday, March 08, 2010

eggs in basket

有一天
在廚房發現了一個小竹籃
籃內有十數隻雞蛋
突然感到一股和諧的氣氛

就像一朝醒來在美國南部農村莊園的床上
拾起昨晚倦極而眠從手中滑落到地氈上的福克納小說
剛睡醒的腦袋一邊重拾真實的感覺一邊走進廚房
恰好看見班雅明太太拿著雞蛋與傭人們閒聊



















好吧
我承認我作狀



Thursday, March 04, 2010

Kendama












hard to play




Tuesday, March 02, 2010

未看

數一數,未看但已在電腦的電影:

Taking Woodstock(睇咗一半唔記得點解停咗)
橫山家之味
Love Exposure
Moon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Waltz with Bashir
Thank you for smoking


七套,不知道給我七天看不看得完?




Movie & Books

January
讓子彈飛
投名狀

February
城市 ("Cities" by John Reader)
the social network
小裁縫*
惡人(吉田修一)
十月圍城

March
Black Swan
Biutiful
體育時期(董啟章)
風聲